北京华融综合投资公司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咨询项目访谈笔记被访人:刘世春,金融街控股公司总经理时间:9:30AM–10:30AM,9/17/2002地点:通泰大厦8层,华融综合投资公司办公室访谈人:杨力,乐英明整理人:乐英明访谈纪要:1.个人情况及具体职责中国科技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94年担任金融部经理,99年副总,负责经营和行政,2001年公司重组.3月底我到上市公司当总经理.2.控股公司是一个窗口,如何认识我们在华融公司的作用我们是华融集团的旗舰企业,担负着为集团树立品牌任务作为上市公司,我们资金积累上已经形成一个好的基础,其他企业不能成为资金积累的骨干企业我们是集团管理上的模板,上市后因为有对外运作和监管的原因,我们在宏观管理,规章制度比较齐全,集团领导有意识让其他企业参照我们历史上积累的规章制度太多,现有金融街公司的做事风格与历史遗留制度有一些不一致,招标,办事流程,办公室现在都需要清理,金融街公司已经做的工作有项目管理,车辆改革方案3.华融公司和金融街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的问题是把如何把金融街做好的问题,我们有来自时间,竞争及资金各方面的压力.未来的发展有两个方向:能否向其他行业渗透?比如金融业,原来也和许多公司谈过.另一个方向是地域性扩张.我认为现在不应当向其他行业发展,一是我们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资金偏小,人才储备不足,其他行业的竞争也非常厉害,我们一进就死.我们在房地产业还没有作强,根基不强,没有能力.要做大做强和国际化,首先管理制度要标准化,品牌定位都要一致2006年后任务不够饱满了,希望在北京市以外的地域上有所扩展,我们的优势是城区旧城改造,象我们这样地产,房产都做过的在北京市并不多见,另一方面是我们房地产的品种,档次要有明确的定位,现在做什么的都有.而万科他的定位就非常清楚.4.将来的业务发展上,是走公司品牌还是项目品牌?短期是项目品牌,中长期是走公司品牌,我们的产品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知名度还不够,也没有许多的项目积累.基石都没有,谈公司品牌就没有太多的意义.另外一个是品质一定要整齐划一,麦当劳大家非常信任,是因为客户接触到每一个产品都有一致的体验北京华融综合投资公司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咨询项目4.您个人对公司未来有什么想法?整齐划一:我们在体制上还没有一个科学的体系,原来的合并是计划经济划拨,历史遗留现在看来对品牌形成不利,理想中的华融集团应当在决策,产品,技术,质量保证上各家二级公司保持一致.应当向世界上知名企业学习.房地产虽然不是一个标准产品,作为集团来说,品牌应当统一管理布局和战略:集团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业务布局.现有业务完成之后,现有二级企业分头去找项目,个别项目可能可行,比如八家公司全做写字楼.但是内部自己就会形成竞争,首创和华远就有这问题.,(万科在不同城市之间开发,所以协调没有我们复杂).另一个是长远财务规划上,目前投入许多写字楼,220万平米,资金压下了,要花七年才能卖完,会不会倒闭?5.未来资金链条目前可以收回7个亿,未来有100个亿资金投入,大户预定部分楼盘,预计解决30亿.未来每年保守估计卖10万米.30万配套设施,我们预计需求会很大,市场消化没有问题,公司总体资金问题不大.股本空间还是很大的,金融街盖完后,还剩30亿,有稳定的现金流,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我们未来的经营风险不会太大,和德外不同,他们都是贷款来的,我们是预收款6.公司的核心能力在那里华融在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都有介入,人员有经验.金融街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我们做的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交通,绿化,滚动开发,操作方式,风险控制的综合策划.在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一般比别人少10%,不足的地方是市场化程度不够,不象万科(能说清楚的东西不能叫核心竞争力,那样别人都能学了)7.与北京市一级,区一级其他公司比较,我们的优势,劣势在哪里?中房和天鸿:管理和产品上,他们相对说都比较差,策划不行,也没有特别好的楼盘区属企业没有好的,打交道跟土匪似的.海开没出过什么好项目.一句话:北京市没有好的房地产企业,包括我们,我们算是反思比较早的.好的企业有好的理念和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