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份、上半年经营情况分析医院实行经营核算是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必然,价值规律的客观现实,科学管理,增收节支的重要环节。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六月份、上半年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基本业务:六月份医疗业务收入为2002年上半年最高,达17,389,519.00元,较2001年6月医疗业务收入12,478,880.00元,增长量为4,910,639.00元,增长率为39.35%,同时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为40.31%,较2001年6月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43.09%略有下降。分支机构医疗业务收入均呈稳步增长,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口腔医疗中心的医疗业务收入增幅较大。上半年完成业务收入145,263,455.00元,较去年同期124,323,852.00元,增长量为20,939,603.00元,增长率为16.84%,其中医疗业务收入85,062,577.00元,较去年同期65,558,967.00元,增长量为19,503,610.00元,增长率为29.75%,医疗业务收入增长率较大的科室有:门诊的化验收入、检查收入,住院部的化验收入、检查收入、护理收入、手术收入。经核算:6月份除门诊中骨科诊治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60人次外,其余各科室均呈增长趋势,其中增幅较大的科室有门诊眼科、门诊外科、门诊妇产科、门诊内科,增长幅度分别为60.69%、40.54%、35.79%、35.58%。办入院门诊儿科、门诊外科降幅较大,分别为34.78%、14.63%,住院部科室较去年同期相比除口腔科、内二科业务收入略有下降外,其余科室呈上升趋势。医技科室业务收入呈下降的有:彩B、MR室、高压氧、病理科。上半年门急诊的诊治人次较去年同期除门诊中骨科外均呈增长态势,增幅较大的科室有门诊眼科26.36%、门诊内科26.23%、门诊妇产科19.33%、门诊外科16.30%、急诊科12.67%,检查、化验、治疗增长较快,门诊手术业务收入有所降低,专科:门诊皮肤科、门诊耳鼻喉科、门诊儿科、门诊妇产科的工作量略有下降,门诊长期坐诊、专科办入院下降较多的科室有门诊儿科,分别为21.69%、38.16%。烟墩门诊、莲峰门诊业务收入均呈稳中有增的趋势,东区分院门诊部业务增幅不明显。住院部除妇产科、口腔科、儿科分别下降7.63%、11.28%、13.10%外,其余科室均呈上升态势,增幅超过60%的科室依次为骨外科120.85%、烧伤科72%、皮肤科69.46%,超过50%的科室有化疗区57.14%、综合病区53.92%、心胸外科52.82%、中医科52.18%,超过30%的科室有眼科治疗中心37.90%、内二科32.8%、普外二科32.38%、传染科31.57%。医技科室除MR下降0.01%,减少额为220.70元,其余全为上升。二.经营绩效:第一、2002年上半年各科室努力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积极筹集资金,确保医疗需要,在经营上不断加强科室的业务管理,注重发挥医护人员的知识特长,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以开拓低成本高回报的治疗业务为主体、保持科室业务收入的稳步攀升,个别科室在行风建设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信誉,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比,挖掘潜力,很多科室主动积极宣传,开拓本科室的业务,改革工作意识,深入临床一线,切实为病人服务,提供日夜医疗,增强服务效率,改革诊疗态度。第二、各科室在努力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收支比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物化劳动、活劳动的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的降低,收支比率明显提高,核算科室的收支比率均达150%以上,上半年月人均收支结余额均呈上升趋势,科室效率、效益增幅较大。三.经营建议:目前,个别科室在变动成本(卫生材料)消耗上控制不力,故一次性卫生材料的发放不能按各科室提出的卫生材料请领单为唯一发放的依据,其原因是:随着医药费负担主体的改变,自费患者相应增多,患者负担医药费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医院中出现的人情医疗增加了,个别医务人员会请领一些卫生材料用于人情医疗上,故对于一次性卫生材料的发放,应采用以收定支法,确定消耗比。采用该统计分析法,按前期实际消耗资料予以适当修正调整后,经计算确定消收比。其计算方法为:卫生材料消收比=∑各项处置收入/∑各项医疗处置消耗卫生材料。消收比确定后,根据上月的收入确定本月卫生材料应发放的数额。以做到控制变动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益的目的。1经济核算部2002年7月15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