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锑品市场回顾——―――――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锑及锑制品分会对于锑业界人士来说,2003年是不尽人意的一年,尽管2003年全年的平均出口价格比2002年提高了近800美元/吨,但离人们在年初期待的水平还相距甚远。一、国际市场形势2003年国际锑品市场表现为平稳且缺乏活力,价格起伏不大,价格曲线上波动较小。1-11月伦敦《金属导报》公布的99.65%的锑锭平均价格在2100-2200美元/吨上下,最高价格出现在4、5月份,曾达到2600美元/吨的价位。随着7月份西方国家进入夏休,《金属导报》公布的鹿特丹仓库价也开始了“夏休”,连续四个月停顿在2300-2400美元,这种情况是多年没有的,国际市场停滞的价格给国内的出口带来了很大压力。除了市场需求出现萎缩的原因外,通过非法渠道运往国外的锑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供应不足,导致国际市场并未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因供货短缺促使价格上涨,国内出口商很难提高出口卖价。二、国内市场形势2003年国内出口形势总体状况好于2002年。从海关统计上看,1-11月我国锑及锑制品出口共计6.1万吨,同比下降5%,出口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53%,平均单价为2270美元/吨,同比上涨63%。“南丹事件”虽然导致矿山产量大幅削减,但国内仍有一定数量的锑精矿库存,加上2003年当年的锑精矿生产,国内供应量并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缩减,只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原料供应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加之如下一些制约锑品价格上涨的因素:1、国际市场需求不旺和全球经济尚未全面复苏,特别是欧美、日本发达国家经济化工、电子、通讯等行业不景气,造成对锑原料购买的减少;2、由于一些低品位的锑品不断以低价冲击着市场,国外贸易商和消费商始终认为来自中国的锑原料并没有供应紧张的问题,而能随手可得,因此对“中国锑矿供应减少”这一观点仍持观望态度,没有对锑品供应紧张作出涨价的反应;3、国外消费商手中还有一定量的库存,前一段时期由于正常消化库存,因此不急于购货,导致2003年锑品的的出口价格没有攀升至较高水平。受国际锑品市场价格不振的影响,国内的出口价格虽然高于2002年同期,但并没有达到业内人士期望的水平。2003年春节前后,在国内贸易商抛售变现的压力下,锑品价格曾一度回落到2200美元/吨的低点,进入第二季度,随着国际购买力的正常恢复,出口价格缓慢攀升至2300美元/吨度-2400美元/吨,但好景不长,随着西方国家7月进入夏休,锑品出口价格再次下调,并一直徘徊在2200美元/吨的上下。10月、11月出口价格再次小幅下跌,甚至出现了2000美元/吨的报价,从12月中旬起出口价格出现了小幅回暖。为做好2004年的出口协调工作,改善锑品出口价格,2003年12月19日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锑及锑制品分会及时召开了分会工作会议。会议就2003年锑品市场形势进行了回顾,讨论了2004年度供求情况和出口策略,并就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分析。此次会议的召开推动了出口价格的回升,目前的价格已在2400-2500美元/吨之间,而且将继续攀升。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2003年锑锭与氧化锑的成交态势有所逆转,氧化锑的出口严重下滑,1-11月氧化锑出口量为3.8万吨,同比下降15.8%,而锑锭的出口量为2.2万吨,同比增加17.5%;氧化锑的平均价格为2276美元/吨,而锑锭的出口平均价格为2262美元/吨。三、对2004年锑品市场的预测根据目前国内外锑品市场状况,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锑及锑制品分会预测,随着2004年欧美经济的逐渐好转,对锑品的需求会增加,同时,经过2003年的消耗,国内的遗留库存已基本用完,加之没有新的矿源进行补充,老矿山的生产能力又有限,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锑精矿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锑精矿的进口国,2003年1-10月进口量为27900吨,从一个侧面也说明锑精矿的紧缺,据分析2004年锑精矿供应将出现短缺,在此情况下,2004年的锑品市场价格必将会回升,但回升幅度将取决于国外经济复苏的程度、客户建立安全库存的期望值和速度以及中国政府打击锑品走私的力度,总之,2004年将是充满希望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