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核算分析报告二○○一年经营核算分析报告一、遵照上级财务规定,计提核发效益工资㈠本部:⒈计提效益工资:2001年医疗业务收入143,926,044.00元,其他收入3,607,990.00元,计提效益工资总额29,506,806.80元,较2000年医疗业务收入122,446,725.00元、其他收入3,372,494.00元,计提效益工资总额25,163,843.80元,增长量分别为:医疗业务收入21,479,319.00元,其他收入235,496.00元,计提效益工资43,42,963.00元。⒉核发效益工资:2001年实际核发效益工资总额21,839,738.00元,占计提金额29,506,806.80元的14.80%。2000年实发金额为11,461,380.00元,计提金额25,163,843.80元,实发金额占计提金额的9.11%,实际核发金额均未超过上级财务规定。由于2001年医疗业务收入的稳步增长,使计提核发额度趋增。2001年较2000年效益工资实发平均增幅为90.55%,其中住院部一线医生79.51%,二线94.72%,三线109.10%,门诊部医生103.40%,住院部护士104.14%,门诊护士68.69%,医技科室高级职称94.82%,中级以下职称93.41%,药剂科89.72%,职能后勤普工48.24%,技工41.80,士级84.91%,师级84.88%,中级84.88%,副主任、副高级91.04%,正主任、正高级86.00%,院长助理237.56%,副院长77.96%,正院长70.77%。(用蓝字表示是超过全院平均增幅的)全院每月经济运作核发效益工资情况依据数理统计学的处理编制变量值分布数列,统计分布为正态分布(钟型分布)。证明效益工资的发放额度具有合理性。㈡分院1.东区分院:2001年计提金额302,810.29元,实发金额为410,478.70元,实发金额占计提金额的27.11%,超发7.11%,其中第一季度计提金额35,214.36元,实发金额26,124.00元,实发金额占计提金额14.84%,第二季度计提金额80,376.65元,实发金额78,619.00元,实发金额占计提金额19.57%,前两季未超。第三季度计提金额94,796.23元,实发金额146,836.70元,实发金额占计提金额30.98%,第四季度计提金额92,423.05元,实发金额158,869.00元,实发金额占计提金额34.38%。2.烟墩门诊:2001年计提金额788,930.00元,实发金额为864,896.00元,实发金额占计提金额的21.93%,超发1.93%,第一季度超发1.05%,第二季度超发0.47%,第三季度超发3.25%,第四季度超发2.99%。3.莲峰门诊:2001年计提金额284,099.44元,实发金额为329,988.00元,实发金额占计提金额的23.23%,超发3.23%。以上三部门超额发放的主要原因:一是本部派往分院的医务人员标准相对较高。二是离退休人员返聘诊疗所付出的劳务效益工资报酬相对较高。三是分院发展还处于起步时期1经营核算分析报告为调动员工在分院工作的积极性,故予以扶持。四是东区分院、烟墩门诊均不发岗位津贴二、加强医院经营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医院实行经营核算是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必然,价值规律的客观现实,科学管理增收节支的中心环节。㈠积极筹集资金,确保医疗需要。拓展医疗业务,是医院资金来源的主体,2001年在继续深入开展院科两级经营核算的基础上,各科室在拓展新业务时,充分考虑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2001年较2000年在67个核算科室中,大多数科室业务收入均是上升的趋势。1.住院部:增幅超过30%的科室有:增长量、增长率分别为皮肤科27,1992.21元,94.82%,中医科874,845.55元,73.43%,普外二科1,698,988.08元52.16%,耳鼻喉科741,323.74元,42.79%,内二科2,763,924.29元,37.56%,肿瘤内科900,354.49元,33.32%,内一科1,233,127.97元,33%,传染科665,453.41元,30.16%。以上科室的运作是:皮肤科加强科室的业务管理,注重发挥医护工作人员的知识特长素养。中医科着重以病人为服务中心,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以开拓低成本高回报的治疗业务为主体,保持业务稳步攀升,使科室业务收入由2000年1月的40,000元,直升到2001年最高点2904501.80元。普外二科在行风建设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服务到位,病人满意、信誉度高,微创业务开展很好,治疗手术业务有所增长,同时急诊科给予极大的支持使科室的业务不断发展。耳鼻喉科加强科室管理的改革力度,与门诊达成协调统一,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增加治疗和手术的工作量。内二科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