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与产业支撑研究(概念报告)中共上海第八届党代会明确提出,上海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新型的产业体系。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综合开发区”)的建设将是上海在发展新型产业体系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上实施战略创新的重大举措。她将成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示范区和创新区,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性要地,是上海利用WTO机遇的最有力度的抓手之一,是上海利用...
关于规划建设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情况汇报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二OO二年九月二十日结合新型产业体系调研,市计委与南汇区政府完成了《建设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策划方案》。期间,我委会同市经委、市建委、市农委、市规划局、市房地资源局、南汇区政府等部门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对策划方案作了深化完善。现将有关基本设想汇报如下:一、建立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紧迫性与必要性1、有利于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
关于设立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基本设想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二OO二年九月十七日结合新型产业体系调研,市计委与南汇区政府完成了《建设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策划方案》。期间,我委会同市经委、市建委、市农委、市规划局、市房地资源局、南汇区政府等部门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对策划方案作了深化完善。现将有关基本设想汇报如下:一、建立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紧迫性与必要性1、有利于把握战略机遇期,提升上海产业竞争...
课题附件目录附件1:全国装备制造行业分类附件2:“十五”期间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附件3:本市主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布局情况附件4:本市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附件5:临港开发区拟重点发展的产业及产品门类附件6:本市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科研院所附件7:本市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教育机构附件8:“十五”期间部分省市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附件9:我国主要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附件1:全国装备制造行业分类序号代码行...
三、借鉴3.国际上产业群经验的启示第一、产业群在一切部门都可以发展,关键是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十几年来,我国往往把高新技术产业片面地定义在那些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即那些产品技术处于当代技术尖端的产业,例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的产业,创新也往往定义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基于这种认识,很多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却没有受到充分重视。然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不仅是高...
国际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代表着物质资本运动的经济变量的变动,而且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性运动。我们认为,任何一种经济变量的变动,都是由经济关系的动所引起的,而经济变量的变动又会引起经济关系的变动。脱离经济关系的经济变量的变动是没有的,不以经济变量的变动体现出来的经济关系的变动也是没有的。当我们考察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时就会看到,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处于不同产业成长阶段的国家之间不同...
4.1.1跨国公司投资有利于提高浦东的产业整体竞争力。从跨国公司在浦东新区竞争力的行业分布情况看(表2),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竞争力与全体企业的平均竞争力相比,跨国公司虽然在多数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大部分行业的C/都在1和2之间。大子1的超强竞争力的行业仅有5个,小于1的处于竞争劣势的行业也只有4个,两者相加不足例举的全部30个工业行业的1/3,而且这9个行业除了仪器仪表行业外,都不是跨国公司重点进入的行业,S...
大浦东开发开放依托着逐步建立的浦东港口群,从外高桥到芦潮港,从芦潮港岛星火开发区到金山石化城,大浦东工业带将是我国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先进、生产国际化程度最高、综合经济最优良的“中国第一工业带”,而这一工业带的核心则是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临港综合开发区,如果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浦东在土地开发、楼宇建造、服务产业等方面的巨大投资将失去服务对象,从而使浦东开发出现萎缩性转折浦东还有大量的土地可供发展工...
“浙江模式”知多少石忆邵(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上海200092)编者按:浙江模式,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经验总结,无疑是很难被简单复制的。但市场化和产业化等经验总结,体现了尊重市场的核心理念,也体现了制度创新的巨大价值,是值得正在探索城市发展战略的地区所借鉴的。我们希望这种借鉴不是北桔南枳的简单嫁接,而是成功模式与本地实际的有机结合。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经济迅猛发展,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国省...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国际化浅析甘春开长江三角洲地区(本文指江苏、浙江与上海两省一市)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外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外资涌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也急剧扩大。进入21世纪之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舆论也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将成为21世纪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显然,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兼论上海郊区现代化之路文/管希成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上海郊区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最适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海郊区...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现状(一)行政区划和城市等级序列的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江苏省的中部和南部地区以及浙江省的东北部地区,面积99688平方公里,全部人口为7504.78万人(2000年底),人口密度为753人/平方公里。城市群主要包括直辖市上海,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3座;地级市有苏南的常州、无锡、苏州、镇江,苏中的扬州、南通、泰州和浙江东北的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共计11座,...
一、当前上海区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点就上海区县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各区县面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在当前人均GDP5000美元向8000美元迈进这个阶段里,产业能级提升任务很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重点。另外,上海各区县经济正处于一个融入全球、融入长三角、融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的活力和资本的活力对经济的快速增长至关重要,加上上海区县一般不拥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因...